我院杨林军教授大作问世

作者: 时间:2025-01-07 点击数: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每一个民族,无论大小,都宛如蕴含无尽宝藏的富矿,承载着独特且无可替代的文化精髓。

1月6日,由丽江师范学院教授杨林军主编的《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汉语诗文集丛刊•纳西族卷》首发式在古城博物院(木府)举行。该套丛书前后历时六年整理完成,收录了明清木公、木增、和庚吉、和让等22位诗人的作品,共十册计300多万字。这套丛书的出版填补了古代纳西族诗文集丛书的空白,为全面了解纳西族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据杨林军介绍,他多年来一直从事纳西学史料研究和整理的工作,在做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和保护的过程中发现,纳西族汉语文献资料特别少,但在民间散落着很多史料,这些单本文献大家不容易看到,于是就萌生了把这些资料找出来的想法,并以诗文集为落脚点进行出版。

杨林军

七年前,他收到西南民族大学徐希平教授的邀请,承担了2017年国家重大社科项目子项目负责人,纳西族卷课题组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2018年着手收集资料和整理。先是对已出版的、内部印刷的诗文进行整理,如清末民初赵联元辑录的《丽郡诗文征》(诗十二卷,文八卷),2007年,丽江古城博物院、丽江玉泉诗社内部编印过《丽江地方文化史料丛刊》五册单行本,2014年政协丽江市古城区委员会内部印刷的《清代民国纳西族诗文集》(四集)。根据课题整理要求,对出版的诗文集按图索骥,查找底本和校本。

最为难得的是,清代诗人杨品硕、桑映斗、桑炳斗后裔收藏的原稿,他们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影印件,丰富丛书的内容。2021年,课题组拿出十册的整理稿,这时巴蜀出版书也刚好有个项目,就将其列入到了国家出版基金的项目中。

从2021年11月初稿到2024年8月定稿,该套丛书修改了很多次。遇到最大难题就是繁体字、异体字、俗字的录入、辨认和撰写校注和校记,课题组几乎从零开始学习古文点校常识到运用自如,300万字文稿在5位编辑手里揉搓了多遍;后期又组织另外一批专家进行校勘、标点,才达到国家古籍出版的要求,最终得以出版。

据悉,该书于2024年10月问世,这是纳西族古诗文第一次收集整理出版,填补了古代少数民族尤其是纳西族诗文集丛书的空白,为全面了解纳西族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首发式现场,专家学者云集,展开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古代纳西族汉语诗文研讨会”,这也是继《木府通论》《木氏文献全集》发行后的又一重要文献集的发布暨学术研讨会。

西南民族大学原校长、二级教授曾明指出,一花独放不是春,乱花渐欲迷人眼。中华民族优秀烂灿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纳西族丰富多彩的诗文正是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木府议事厅挂有三块“诚心报国”的匾,是明朝三代皇帝所赐,证明了纳西族在中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与贡献。

四川省政府文史馆馆员、西南民族大学教授、该套丛书的总主编徐希平表示,纳西族本身就有坚实的文化基础,杨林军教授和他的课题团队在课题中利用基础资料和资源,在整理、校对的过程中发挥了真正的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多番打磨,一丝不苟,最后按照课题组的要求完成了这部精品,也成为了整个课题组最先完成的作品。这套丛书对了解西南文化、了解纳西族文学创作的贡献、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很好的价值和意义。

西南科技大学教授、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孙纪文表示,杨林军教授分册主编出版的这套书不仅是一件幸事,而且对于民族学研究也颇有帮助和意义,其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加强民族文学文献研究的典范;其二,对民族互融的研究特别有帮助和力量的助推;第三,以这套书为载体,展开整个中国文学研究的新的窗口,对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特别有学术意义和文化价值,更能彰显出丽江文化的底蕴。

云南省文史馆资深馆员、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余嘉华认为,该卷诗文内容丰厚,许多作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像一根红线贯穿其中,有的为苦难中百姓的呻吟呼号,有的作者身处战乱之中投笔从戎,为保家卫国而战,他们对边疆风物挥动彩笔精描细画;有的回顾平生甘苦,富于人生哲理,对新朋好友的真情厚意,洋溢于字里行间。这些诗文既与时代的大潮息息相通,又富于地方民族特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值得珍视、精研。

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和钟华认为,该套丛刊不仅为纳西族文学研究,而且为纳西族文化乃至政治、经济、生态、民族交往交融等等的研究都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其意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填补了纳西族古代汉语诗文缺乏系统、全面整理、刊布的空白,为以后的研究与阅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便利的条件;二是为纳西族文学发展提供了确凿而丰富的资料;三是尽最大可能全面收集了纳西族古代汉文作家及其作品,展现了蔚为壮观的图景。

杨林军说到,纳西族从接受汉文化到撰写诗文,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个成员,从过去成长的历程中,可以找到它发展的脉络,从而进一步阐释和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丽江的发展过程。这套丛书也是进一步了解明清时期丽江的方方面面的窗口,包括社会发展、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这卷书的出版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多位撰写纳西族文学史的学者为其写了文章,在重要期刊发表,对这卷书做了客观的评价,对它的价值做了阐释。

但杨林军认为,古代纳西族诗文的真正研究尚未全面铺开,主要原因在于:文献资料公开出版的不多,研究团队有限,研究成果寥若星辰。为此,加强古代诗文集的整理研究,是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是守住纳西族生存智慧和根魂的需要,也是继往开来,面向未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需要。

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校址: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新团片区存信路499号| 邮编:674199 版权所有:丽江师范学院 | 行政邮箱: ljszed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