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追寻历史的脚印,怀念红色的记忆,传承革命的基因,由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和丽江师范学院组成的2024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13日来到了云南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石鼓镇,开始了重走长征路,红色教育,田野调查等实践活动。他们将革命精神融入青年心中,让青春在新时代中发光发热。

今年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实践队员们怀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先辈的敬仰,参观了长江第一湾、大石鼓、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回顾了革命历程,领略了信仰的光芒。“当看到《金沙水暖》的雕塑时,我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撼和崇敬。这座雕塑生动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辛与坚韧,金沙江水的波涛汹涌与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让我深刻体会到红军长征的艰难与伟大,也让我更加敬仰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英勇奋斗的革命先烈们。”丽江师范学院2023级学前教育专业杨晓说道。
“生怕儿孙忘昔日,金沙江上话长征”,著名纳西族画家周霖先生当年挥毫作画时所题诗句,表明了丽江人民将永远铭记红军的光辉业绩。这句话对于实践队员来说,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的呼唤。实践队员们通过踏寻革命足迹,感悟历史厚重,传承红色精神,以行走的课堂锤炼信念,筑牢信仰之基,锤炼品格之钢。
在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内,实践队员们首先参观了红军长征历史展览区,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仔细观看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与不易。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与丽江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一段段历史故事让实践队员们深受触动。“参观丽江市红军长征纪念馆,令我感受颇深。馆内生动展示了长征路上红二、六军团在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时,运筹帷幄,实施‘抢渡金沙江、北上抗日’的重大军事战略的历史。这些珍贵的实物和资料让我更加了解了长征精神,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这次参观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令我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们的伟大与光荣。”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卢思辰同学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重走长征路的历程中,行至半山腰时,实践队员们决定停下来,以一首《唱支山歌给党听》来表达对党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歌声回荡在山谷之间,传递着对党和革命烈士的深情厚谊。实践队员们将对党和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凝结为矢志不渝的爱国爱党精神,转化为锐意进取、奋发图强的实践动力。
在接下来的实践日程中,实践队将秉持教育家精神,深入丽江农村地区,开展科学创益营支教,赋能当地学子科学素养的提升,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行动。在风雨中锤炼,在实践中成长,实践队员们将在行走的课堂中与时代同行,凝聚青春力量,共同谱写蓬勃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