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未来不是梦”创新创业讲座

作者: 时间:2022-11-10 点击数:

21世纪是一个需要激情和梦想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信仰和责任的时代,是一个需要个性和创新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团总支于2022年11月9日晚19:00-21:30在教学楼331教室举办了“我们的未来不是梦”创新创业讲座。本次讲座邀请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团总支书记赵冬娇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外实习学生周亮作为本次主讲人。

赵冬娇老师就“云南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100问”这些问题,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以及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创业,重点阐述了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服务项目以及优惠政策,主要介绍了“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志愿者、应征入伍、特岗教师等项目,让同学们了解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性,鼓励大学生走进基层就业创业,而不是只局限于大城市就业。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但基层人才短缺,教育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毕业生见识和人才的重要途径;基层不仅可以锻炼能力、增长才干,还能因此获得更广阔的空间。

十年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从2009年的611万人增长至2022年的1076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周亮同学向同学们介绍了当代大学生如何进行就业,如何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如何对未来的生活进行合理的规划显得尤其重要,周亮同学用诙谐幽默的讲述口吻,带同学们了解创业成功人士的人生规划和创业历程,以答题的互动方式,让同学们认识自己潜在的优点和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创业。

创业不是空想,而是要行动起来,创业者必须具有理想主义情怀和精神。一个没有理想,没有梦想没有抱负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创业者的,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创业者,一定要有理想,有抱负,有属于自己的伟大梦想,有坚定的信念,有大胆创新和合作的精神,这样你才能建立起自己的事业。大学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可以把自己的兴趣与职业紧密结合,做自己最感兴趣、最愿意做和自己认为最值得做的事情。在五彩缤纷的社会舞台中大显身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并获得合理的报酬。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一个拥有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

本次创新创业讲座到这里就结束了,本次讲座让同学们了解了更多就业创业的知识,了解到创新创业的目的和意义,特别是对于大学生而言,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社会在呼唤我们,我们更应该为了自己的将来努力,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同学们的未来不是梦!

校址: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新团片区存信路499号| 邮编:674199 版权所有:丽江师范学院 | 行政邮箱: ljszedu@163.com